预计阅读

《回归故里》





我还是循着之前写读后感的套路继续今天的内容,请读者带着这些问题读下去。我是怎么接触到《回归故里》这本书的?我为什么会想去读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这本书对我有哪些启发?当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看看来路。找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从中学习成长。

最近,读了迪迪埃的社会学著作《回归故里》,这本书从黄国政推荐而来,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本文是继《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后的又一篇读后感。所相同的都是讲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性格的塑造,都在回顾各自的过往,特别是童年、少年时期。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社会学视角来谈,除了人生经历中重要事件的陈述,自然要涉及家庭、社区、群体、主义、阶层、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后者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自己的性格成因,为什么抑郁以及长此以往形成的心理疾病。既有相同之处,自然聊的问题有所关联。1

我想去读一点社会学著作的原因,是了解所处社会环境中看到的光怪陆离的现象,特别是,与我的人生经历相关联的部分。具体来说,我出身农民家庭,亲身参与过父母的各种劳动,我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读完研究生2。把我的这个经历拆分一下,构成四个观察视角,分别是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及后来进入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中国乡村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冲突,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对农民的压迫及其背后的不平等制度,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未来境遇。这四个视角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互为表里。总而言之,我对了解社会学理论毫无兴趣3,但我对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很有兴趣,基本上是循着这样一条路,亲身经历、观察分析、读书学习、反思总结。

《回归故里》原著为法文《Retour à Reims》,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是《返回兰斯》,兰斯是作者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工人家庭的出身以及工人阶层的生活环境,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作者性格、性取向的影响,同性恋群体及其生活环境,从工人阶层跨越到知识阶层成为著名学者,并从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了阶层跃迁。最后是关于《回归故里》的写作,作者在最终章中说,得亏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读了很多关于回归主题的书籍,中和了过重的情感负担,不然,直面真实,他将不堪重负。4在书中,我能感受到他从底层逐步跨越阶层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5,从阶层上来说,他的法国工人家庭和我的农民家庭在国家的阶层梯队中是差不多的位置,他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作者读书比我用功,后来的经历与我大不相同。所不能感受到的是,作者还有一个因同性恋带来的社会阻碍。当时的法国(作者成长的年代)肯定没有现在的法国那样包容度大,在法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地位是在2013年才确立的,而且,我想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和社会环境中的平等还不可能同时到来。在民主国家,赞成的票数比反对的更多时,会通过法案,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上的反对声音和行为就消失了。而在非民主国家,会通过国家力量让反对的人不敢发声或者直接肉体消灭。

读了这本书后,我就想接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里聊的话题再写第二篇, 我可能没有迪迪埃的社会学理论水平和广博的社会学知识,我还是谈我的童年经历,一些还没有思考和梳理的问题。我当然没有他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但这份属于我的负担对我来说,也是不小。讲两个方面,其一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和周围环境对个性的塑造和影响,其二家庭出身所处阶层的社会地位和制度的不平等,前者为小环境,后者为大环境,小环境是受大环境包围和影响的。

小环境

我和妹妹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生我爸爸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我爷爷奶奶能照顾我们的不多。况且,我还有个二伯,二伯家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比我们稍小一点点,但和我们一样也是留守儿童。我出生于 92 年,那年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在经历政治风波后,重新加速启动。计划生育在这个时间段执行非常之严格,交不起超生的费用,我们家的瓦和窗都被捅破过。我还记得有一段我妹妹要临时交给大伯认女儿或是放在姨夫家寄养,这过程有两三年时间,为的是躲避计划生育。待到我要读小学的时候,因为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不得已退学一年。当时,除了学校这边,还要村委等其它单位证明,交一批学杂费,入学没那么容易。这个时候,我爸妈被迫开始进入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工作。我七岁读的小学一年级,也就是 1999 年左右,当时学校人很多,我这个班还在一户人家的堂屋里上课,大约上了一年时间,小学的礼堂拆了改建成教学楼。之后,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我终于也进入这个新的教学楼。

在我开始读小学以后,也就是我七八岁以后,我爸妈进城打工去了,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我必须带着小我两岁的妹妹一起生活。具体地,上山捡柴,挑水劈柴,洗衣做饭,刷碗炒菜,打扫卫生等等。是不是我就很听话地一开始就自觉地能做好这些事呢?我爸妈是否就不管我们了呢?都不是。他们每个月或者每半个月会回来一下,并不十分规律地,有时候当天回来当天离开。我有时候没有按时做饭、洗碗、挑水、劈柴等,这就是主要的挨打来源,因为我是大的,没照顾好妹妹,所以得挨打。回想读小学的那些年,相比于我,我的妹妹遭受的鞭笞少一些,这一点和很多有多个子女的家庭类似,大的挨打要多一些狠一些,男孩子就更多一些更狠一些。面对父母的暴打,常用的打人工具有竹条、八角刺等,一顿打下来,身上肯定要扎出血来的。总的来说,他们说我妹妹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我怕的要命,不敢跑,他们打我,我不走不跑的站在那挨打,憋在心里恨他们,而我妹妹会跑。小学毕业后,读初中二年级开始,因为我寄宿了,挨得打少一些了,但是见他们像老鼠见了猫似的,长期被打惯了所致。直到,我考上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唯一坐落在镇里面向农村招生的省立重点中学),我挨打的次数显著的少了。

像我这样的家庭,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爷爷奶奶和孙儿孙女留守农村,爸爸妈妈为了生计进入就近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他们没什么文化,学了一点手艺,就一直从事这类工作,一直到我本科毕业,差不多 16 年,之后,从事的工作强度要小一些,钱少一些。一年到头,从小学到初中,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多,爷爷奶奶年纪过大。我们在学校里,比较容易受欺负,现在有个词,叫校园霸凌。校园霸凌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农村有,城市也有。城市的情况,我不了解,农村的情况,我知道。学生面对霸凌,有两种结果,一种忍气吞声,一种奋起反抗。我是两者皆有,忍气吞声之后奋起反抗。印象深刻的有两场准备斗殴,不过,最终,都没有发生肢体接触。但父母不在身边的不安全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拿着刀、匕首放在席梦思的枕头柜里,或者枕头底下,不放睡不着觉,小学3-4年级就开始了,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了初中以后,在我的强烈抗议之下,到初二,我终于住校了,住校意味着离家远一点,学习环境好一点。住校不可能在大通铺宿舍里的枕头下放着刀,还是新的环境和老师转移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对学习有更多的兴趣,每个学期都能拿奖状,一直到毕业,通过拔尖考试提前考入省立重点高中,学校这个激励对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刀从来没有真的用过,不然,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就变了。

前面算是我的童年、青少年经历,这部分经历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很重的。读完大学以后,参加工作,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很重的。所谓的社会教育就是独立地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早就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实际能用上的很少,这一点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所有专业,因此,步入社会前几年必然地深受社会教育,因视野的局限性,农村出身的孩子更加。另一方面,所谓农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处在于更能忍受,坏处也在这,容易忍出心理内伤。从我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来看,可以将家庭出身大致分三类,分别是农民、干部(政府官员、央国企事业单位)、知识分子(工程师、文艺工作者、学者教授、普通教师)。如我的农民家庭,首先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即挣扎在温饱线上,视野必然最为狭窄,也必须是狭窄的。因为饥饿的问题都没解决,谈何知识、信息、未来等话题。而温饱一旦解决,如何往前再走一步,就是如何了解周围环境、获取知识信息,做自己的决策呢?比如子女工作、买房盖房等,他们无能为力。这其实不要紧,因为子女长大了,即使做错了,也没什么可后悔的。因为当时的能力局限在那,即使再回到当时的处境,决策也好不了。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依然在想凭借自己二三十年的社会经验给予指导,或者说是掌握,这是问题的根源。也因此,子女背负双重的负担前行,一部分是父母的拉扯,一部分是前途的坎坷。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工作和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对同步,也没有温饱问题的牵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强。尽管社会发展很快,与子女之间的代差/代沟也存在,但他们还是具有一定的对未来的判断力,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基础平台,使得子女走向社会的时候,过渡期会更顺一些,割裂感更弱一些。

这种割裂感是很具体的,比如,一方面他们说着别人家的谁谁是妈宝男6,另一面心里其实又十分希望我成为妈宝男。一个十分具体的例子,我的妹夫,不止一次,我听到我爸我妈说他是妈宝男,我妈能当着亲戚的面指责妹夫。而我呢?从离开家到大城市读大学以来的十多年,远离家以后,独立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迟早会独立地思考、学习,生活和工作也必然对我提出这个独立性的要求。那么,我就必然地和我的父母产生观念、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冲突,只要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观念还停留我离开家以前的样子。在前一篇读后感里,我说我认识到改变他们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我确实做过但也确实没起作用。所以,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夸张一点的比喻,殖民地向宗主国发起挑战争取独立必然是要流血牺牲的。就我这个现实中的小家庭里,流血牺牲是不可能的,我会顶住压力不和他们吵是真的,我躲开是有的,现实的状况是家庭关系紧张。从我的视角看,他们不该插手我个人的事,于我有重大影响的事应该先与我共同商量,不能事后再装模作样地征求我的意见。从他们的视角看,连你们人都是我的,更何况这些事,不听他们的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情感绑架、道德绑架,一个帽子比一个帽子大,一定要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永远欠着他们,背着深深的负罪感,背着报不完的生养恩情。我想起前不久去了趟香山碧云寺,看到了孙中山的遗嘱(下面是中文简体版):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奋斗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

时至今日,孙总理逝世100周年,这种平等之思想仍然未能在中国全面彻底贯彻,三纲五常在中国乡村依然根深蒂固,见微知著,民众被奴役之日恐去而复返。我知道有的人看到我这段联想和感概,会思之令人发笑。若对比世界上有的民族为什么容易被奴役,而有的民族为什么不容易被奴役,就笑不出来了。7

最后,总结一下我所处周围环境对我的性格的塑造及其表现。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方面,性格内向,闷葫芦,不爱说话,不善交际。面子薄,自尊心强,内心敏感。没有安全感,不懂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这和我现在单身有一定关系。在重要的事情上面,往往举轻若重、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但也极为认真负责,一旦决定了、做了,绝不后悔,可说是勇于承担,绝不推卸。在专业和兴趣爱好方面,相对来说,性格不内向,也主动搭讪别人,谈吐中有自信、有主见,执拗有刚性。这些描述性格的词汇可能有重叠交叉,将来可能会有稍许变动。此外,在不同场合下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性格可能相背离

大环境

前些年,城市陆续出现一些或调侃或无奈的一些词或话。比如「工具人」,言下之意是工具不是人。还有「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城市要劳动力不要人」等等。类似地,描述乡村社会也有一批词汇,比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学童问题」、「空心化」等,因缺少照料,校园霸凌、学习条件差、知识信息匮乏等带来的系列问题。因此,所有人寄希望于下一代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城市卷学校卷学区房带来房地产市场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是房产进入市场,第二次是棚户区改造)。那么,当房地产市场托不住的时候,买单的绝大部分就是这些进城的农民工。农民工掏干了几个钱包在郊区买房挤进城市,楼市频频暴雷,他们背负二三十年的负债。这负债刚背上,就遇上经济下行,工作不好找甚至失业,失业意味着下一代继续还银行贷款,两代人将会搭进去。国家最近调低存量房贷利率减轻还款压力,防止大规模违约风险,另一方面,继续刺激楼市,希望更多人买房上车。这其实不行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一代人的时间),无论从供需还是投资看,房产都是不好的标的(地理位置极佳的稀缺资源除外)。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是城乡严格区分的户籍制度,依据户籍制度制定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资源分配。城乡户籍制度的严格区分是为了完成城市发展的原始积累。通过牺牲一代人、两代人的劳动力带动城市化进程,这种牺牲和问题是一体两面,城市发展伴随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8 我原以为一个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会帮助另一部分人脱贫致富,其实,不是的,一些人富裕起来了,必然伴随着另一部分人的牺牲。牺牲意味着淘汰,从尾部开始逐渐淘汰掉,这样边发展边淘汰,社会整体的水平就上去了。城市的发展是由农民工带来的,底层制度不改革,农民工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市场不会有活力,城市就不会有新的发展。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生存面临困境,生育率降低,幼儿园大批关闭,未来人口进一步减少,对房子的需求降低。还有一些没上车的,在老家先盖房,无论如何宅基地上有栋房子,保障三代人的落脚地,这样,也对城市房子的需求降低。过去几十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平均每年以 70 万左右增加,最近几年,调转方向,不增反减,这样,也对城市房子的需求降低。不禁让我想到日本房地产泡沫之后,为什么是失去的三十年,这恰好是一个大的经济周期,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2003 年卢晖临对中国乡村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研究表明上个世纪土地革命前,中国乡村社会的两极分化并不严重,地主、富农并不普遍,所占有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比例并不高。我们曾经被经济的不平等洗脑后,要砸烂一个旧社会,再造一个新社会,在新社会里没有阶级差异。可实际上,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是以牺牲政治上的平等换来经济上的平等。土地革命分给农民的土地没几年都收回去了,对革命做最大牺牲的农民只得到政治上的优越感。之后,我们允许经济上的不平等,但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并没有随之改变,那么,在双重的不平等压迫下,可以预见底层平民的牺牲将会比历朝历代更加惨烈。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的小家庭该怎么过?多读书学习,明白一般的大趋势,不要过多焦虑,待到真正的关键节点发生变化的时候,做好准备。管控风险,不要加杠杆买房或做高风险的事,风险承受能力低便不宜去做高风险投资,不攀比、不眼热别人,做好自己。若能承受一定的风险,也要先对所投资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做决策。

作为《回归故里》的作者,他本人可以说和原生家庭断绝了关系,这是我从书中感受到的,与实际也比较相符。他回归故里主要是为了写这本书,并不是真的与原生家庭重新建立联系。反观我自己,既抛舍不了与原生家庭的联系,又很难与原生家庭建立和谐的关系,这会导致自己时不时地内耗,或者说这个决定很难下,犹豫不决。抛舍还是维持,犹豫不决是最糟糕的一种处境,需要尽快结束!

参考材料

除了《回归故里》这本书,有些感悟观点看起来离开我作为农民出身的局限,来自于额外的一些书籍或材料。尽管我暂时没法像写论文那样去一一指出出处,但是我要点明这些材料对我的启发。

其一,圆桌派每一集的话题都来自社会,嘉宾请的都是专家学者和行业著名人士,只要言论空间相对宽广,永远有谈不完的话题。关于原生家庭和家世出身的话题有两期,此外,我还看了不少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的视频,绝大部分话题就来自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本身就是属于社会学的范围。

其二,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卢晖临在 2010-2011 学年录制的《社会学概论》课程。我想了解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美术等,主要不是追求知识而是解惑,力求获得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卢老师的课程恰好给我扫盲,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啥,研究方法是啥,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结合中国当今很多现实问题来阐述复杂的社会学概念。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农民阶层,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很多社会现象都可以回到社会制度上来解释。台大孙中兴教授的社会学课程也是不错的补充。

其三,社会学家萧公权先生的著作《中国乡村: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19 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塑造与帝国社会制度的关系,比如乡村的教育、治理、思想等的管控,提供很多帝国管理者的视角来看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很多管控的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是类似的,只是换了套班子、换了套技术手段。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技术可以说是飞速发展,技术的革新并不带来社会的进步,技术是中性的,要看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是社会制度。

其四,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描绘了一幅比较真实的陕北农村面貌,让我知道以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到我这代,对家乡/乡村社会的认识比较支离破碎,更不知道以前是什么样子。电视剧《人世间》(这也是部矛盾文学奖改编的)讲了最近五十年的中国乡村变化,从文革后期到本世纪初。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讲了解放前内战到文革结束,翻天覆地的革命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改造历史。三本小说诉说的内容合起来就是文学界对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描绘。之所以选择这三本,因为相对而言,它们比较不那么革命,比较尊重人性。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刻画人和社会的复杂性,而不是为特定时期的宏大主题服务。


  1. 还真是巧得很,除了《回归故里》,黄国政同学同时推荐了其它两本社会学著作,可我偏偏逛了几个书店都没有卖的,只有较近出版的这本《回归故里》。而这本书和我之前读的心理学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竟有这么大的相似度。都在讲个人,都在回顾童年、过往,都在分析人物性格,家庭内部关系等。 ↩︎

  2. 还有一部分努力来自父母的辛苦工作,并以此提供我的学费。 ↩︎

  3. 我对透过本质看现象毫无兴趣,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将近20年的学习生涯都在透过理论看现象,但是,时至今日,满眼的社会现象与我所学几无相关。 ↩︎

  4. 这一点我最近深有体会,大至人生经历、小至写作风格,都能找到与自己有类似经历或风格的人,而且不是一般人。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孤单。 ↩︎

  5. 最大的阻碍就是过度攀比炫耀。村里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考上公务员、在北上广深工作或在名企大厂工作等等,只要沾上一项都会与周围变得不同,立马赋予一个社会地位的排名,成为某些人羡慕嫉妒的源头,也是某些人炫耀显摆的资本。在某些人那里会心安理得地说,这就是农村,你少见多怪,你离开农村太久,你脱离现实太远。我总觉得建设美丽乡村更重要的是建设美丽的心灵。别人管不了,管住自己的嘴总还是可能的。 ↩︎

  6. 什么是妈宝男,我在上一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里有定义,就是毫无主见,事事处处遵从父母的意见,不能脱离父母生活。 ↩︎

  7.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段,孙中山去见康有为,以医学博士身份为国家开药方。 ↩︎

  8.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卢晖临在 2010-2011 学年录制的《社会学概论》的一节课「劳动与经济生活」。除了农村的空心化,农民转移到城市后,「农二代」面临的不平等问题,详见《在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