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

像我这样的人(二)





我和我的文字

我想努力做一个反潮流而动的青年,我认识自己经历过几个阶段。

  1. 过度依赖别人反馈,陷入自我否定,失去自我的境地。
  2. 自我思考迭代,依托课程、作品、实践,逐渐开悟、发现。
  3. 尝试新东西,找到契合的爱好,感到舒服就好,不必懂。

以前,我觉得写书、看书、写博客就是要写书、看书和写博客,就是那种集中干活的意思,实际上,这样做不好,人需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刷剧,聊天,看闲书,看电影,看书也不要一味地看自己喜欢的某一品类,过一段时间就要切换,读一点历史,读一点文学,读一点哲学。目的是什么呢?切换脑子,维持平衡。平衡后,人就正常了,就可以持续地输出了,就可能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了。这个感悟是最近写书得来的,如果不是去干写书这种复杂的大型项目,我可能不会有此感悟,毕竟写个博客文章,完成一个小任务和小目标,短则3-5天,长则半个月,最多1-2个月,绝大多数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可以搞完的。但我一开始就知道写书肯定不是1-2个月的事情,可能是1-2年,甚至是3-5年的事情。

现在,我发现沉浸在工作和写作中是不可持续的,我要做一些调整,变得更可持续一些。不要以为我附庸高雅,高雅我是附庸不了的,也是欣赏不来的,我是一个俗人,让我感觉舒服就是最大的收获,是我很愿意付费的点。现在的电影罕有让我满意者,我就去尝试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书画是不会说话的,所以我要去看话剧,感受现场的表演艺术。曾在艺术导论课,看过于是之的《茶馆》,可是一直以来没有想过去现场看,可能那时候当课来上了,现在寻求精神寄托,不一样了。

我发现几乎没有哪篇文章我是开门见山地说出我的写作意图的,让读者一看就明白接下里写的结构层次。有一些朋友看了后,私下跟我说,你是怎么怎么样的吗?其实,我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而且有相当的距离。我的很多文章、日志,我自己是特别清楚当时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的,它们大多不是临时起意的,在我的一个相当长的 TODO List 里。常常曲里拐弯地在中间或末尾插入一些杂乱的感想,牵强的附会。一方面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我不想透露任何与亲朋好友、就职公司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想表达自己,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只是因为拆解的缘故,非常保留、婉转地表达自己内在的一面。所以,各位看官老爷,不必执着于我写了什么,若对你有用,看看也好,若没什么用,不看也罢。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我的能力、我的兴趣、我的内在就是什么什么样的。博客表现出来的我只是我的一部分,而且,是高于实际的我的,因为写的时候,我有反复地看过、改过,这要是面对面交流,我几乎难以达到这种流畅、深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虚伪,有些东西不能坦白交待,只能尽量坦诚地说,所以,这也是部分真实的我。


我的近况和思考

最近两年,革新我落后观点的人有高华、陈丹青、许子东等。高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对教育的态度是培养健全的共和国民之性格,认为历史是连贯的、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多学知识,培养人文底蕴,不要做偏执狂。陈丹青在《局部》里面讲了两个事,其一是打开,抛弃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思维,回归真实的人性,注重自我感受;其二是去看、去发现,不要偏听某个名人,自己去博物馆、美术馆看,积累观看体验,发现真实的人性。许子东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不仅解答了文学的意义还讲做人,激发起我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尽管我与他们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但我奉这三个人为我的老师。

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到文学馆对陈忠实的《白鹿原》的简介,突出白鹿两家族的斗争,而略过其他。《白鹿原》写了白鹿原上几代人之间的纠葛,文学中穿插的历史是写实的,尊重中国近现代历史,也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因为尊重历史,作者陈忠实翻阅了大量的地方县志,找到本书灵魂人物朱先生,进而立住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他本人经历过建国后的很多事情,有阅历。反观电影、电视作品的时间跨度均限制在 1949 年前,同时将作为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朱先生的角色删减。我对这一点耿耿于怀是因为我看到朱先生之死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完全失控。我想说什么呢?大家有空的话,不仅要去博物馆看,也要自己看原著,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切莫被媒体操控而走向偏激。

之前,我曾说要通过影视剧的删减来看媒体的管控情况,现在,我想法有点变了,原因是最近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我没有特别去搜集影视剧的国内外版本差异,我只是关注我感兴趣的几个领域的几个人而已,分别是历史学领域的高华教授,美术领域的陈丹青画家和文学评论领域的许子东。通过观看,进而对比他们的讲座、课程在国内外的删减情况,可以看到媒体管控的冰山一角。我对比观察的结论是什么呢?凡是讲了毛时代文革具体事情的都屏蔽,比如许子东课程中有一节讲巴金、老舍的生平与作品,就被屏蔽了,因为讲了老舍先生含冤而死的前后,这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等传媒机构都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原因、过程。

最近,去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看到很多影视创作方面的前辈事迹,又在一个地方亲眼见到自己的孤陋寡闻,在文学、美术方面,我自认为还能写出一串名单来,可影视界,我真是一无所知。在当代的张艺谋、冯小刚、李安等人前面,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距今已有百年,而我知道的演员、导演,不过区区几人,周旋、赵丹、刘晓庆、夏衍、谢晋、李翰祥等。

近两年让我持续追的节目有《锵锵三人行》、《圆桌派》、《锵锵行天下》、《锵锵拾遗》等,刷过不少视频后,现在,我发现《锵锵三人行》与《三家村札记》倒有不少联系,都是三个人的共同创作,都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度剖析,都富有人文情怀。令我印象深刻的影视有《权利的游戏》、《教父》、《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宅门》等。

我也陆续看了点文学小说,有《边城》、《骆驼祥子》、《离婚》、《活着》、《白鹿原》和《四世同堂》等,还看了点杂文,有《三家村札记》、《我的精神家园》。工作生活相关的,有《原则》两册、《非暴力沟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定位》、《领导梯队》等。人物传记相关的,有《乔治·耐曼》、《乔治·博克斯》、《许宝𫘧》、《方开泰》、《冯康》、《吴冠中》等。艺术相关的,几十次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的经历,累计拍摄 2000+ 张画作的照片,看了维米尔、黄宾虹、齐白石、刘海粟、吴冠中等的少量画册。

后续,我会挑一些作品,完成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小说的阅读计划,有《官场现形记》、《呐喊》、《彷惶》、《子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此外,可能会开始读一点通俗性的社会学著作,比如费孝通、梁漱溟等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