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被互联网打造的圈圈很多,一家家科技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形态。产品的定位即是为人群打造的圈圈,每个人要么在这些圈圈外面,要么在里面,要么一会儿在里面,一会儿又在外面,就是不停地在里面、外面,进进出出。跳啊跳啊,跳着跳着跳不动了,就安静下来了,新格局就形成了。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拼多多等平台就是一个个的圈圈,圈圈或有交集,人也不乏同时在几个圈圈里跳转。
对商户(特别是网红)来说,她们会根据自己的特色、货物品类在一些圈圈里投放、运营,一个个圈圈就构成她们的用户矩阵。这和每个公司会为业务和人群打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矩阵一样。通过社交建立起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进而带动商品销售。平台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帮助商户推销自己的产品,进而收取佣金和营销费用。
巨头们业务庞杂,不好将他们做简单的归属,他们有主营业务(有护城河)、有新业务(未来布局)、有次要业务(干扰部队)。过去 10 多年,移动互联使得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O2O 模式风生水起,下面从几个角度给这些公司做划分。
- 电子商务:国内是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美国是亚马逊。
- 生活服务:美团(外卖、到餐、买菜)、阿里(饿了么、飞猪、高德)、京东(生鲜)。
- 买菜业务:拼多多(多多买菜)、美团(小象超市)、京东(生鲜超市)、阿里(盒马鲜生)等。
- 视频平台:字节(抖音)、快手、小红书、B 站等,广告和佣金收入。
- 社交平台:腾讯(QQ、微信)、微博(广告业务,盈利)、知乎(广告业务和付费会员,亏损)等。
- 物流公司:顺丰(盈利)、阿里(菜鸟)、京东(京东物流)、美团(骑手配送)等长短不同距离的物流配送,物流作为交易的传送带值得一提。
- 门户网站:网易(游戏业务,盈利)、搜狐(广告业务,亏损)、凤凰网(广告业务)等作为传统科技公司代表,仅作新和旧的对比参照。
如今社交、电商、平台三者难分难舍。社交平台有直播、短视频业务,直播、短视频可以带货做电商,比如微信、微博。电商平台有直播、短视频业务,天然目的就是带货,比如京东、美团。短视频、直播平台上有个体户借助平台卖货,产生电子商务,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基于官网发布的 2023Q4 财报数据,下面把难舍难分的三方及其规模、业务都列出来。百度、小米与电商、社交关系不大,仅作为中国科技公司中的参照。亚马逊作为老牌的电商平台,亦作为参照。
科技公司 | 规模(净利润、市值) | 业务 |
---|---|---|
亚马逊 | 净利润 106 亿美元,市值1.92万亿美元 | 跨境电商、云、零售等 |
腾讯 | 净利润 491 亿人民币,市值 2.9 万亿港币 | 社交、游戏、广告等 |
阿里 | 净利润 479 亿人民币,市值 1.4 万亿港币 | 电商、云、物流等 |
拼多多 | 净利润 245.8 亿人民币,市值1566亿美元 | 跨境电商、社交电商 |
京东 | 净利润 84 亿人民币,市值 3227 亿港币 | 电商、零售、物流 |
美团 | 净利润 43.7 亿人民币,市值6260亿港币 | 外卖、酒旅、电商、零售 |
快手 | 净利润 43.6 亿人民币,市值2156亿港币 | 短视频、电商、广告 |
字节 | 未上市不披露,不适用 | 短视频、电商、广告等 |
小红书 | 未上市不披露,不适用 | 短视频、电商、广告 |
B 站 | 净亏损 5.5 亿人民币,市值355亿港币 | 动漫、会员、广告 |
百度 | 净利润 26 亿人民币,市值2948亿港币 | 搜索、云、智能驾驶等 |
小米 | 净利润 49 亿人民币,市值 3877亿港币 | 手机、汽车、电子消费等 |
注:净利润(亏损)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计量(Non-GAAP)。
以上各公司市值是 2024-04-07 的数据,市值随股价波动,准确值意义不大,量级可作为规模参考。全年净利润规模可以在此基础上乘以 4 估算,篇幅所限不再根据财报一一给出。
目前,有的公司仅在美国上市,1 美元约等于 7 元人民币,港币与人民币汇率差别不大。小红书官网显示 2019 年7月用户数3亿+,月活 1 亿+。字节官网显示,截至 2020 年 8 月,抖音日活跃用户超过 6 亿,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字节跳动、小红书目前都未上市,但规模应是相当可观。
最后,对比各公司历年财报和个人消费经历,发现电子商务悄悄地进行至第三代。
- 第一代电子商务:阿里的淘宝、天猫,京东的电子商城,当当的网上书城等形成的传统电商,线下货物线上化,即所谓的 O2O 模式,传统大型商超等实体门店受到冲击。
- 第二代电子商务:美团的外卖、阿里的饿了么、滴滴的打车等通过拼团形成的团购电商,电商触及的行业更广、更深。通过拼团带动规模,摊薄成本,进而降低单价。
- 第三代电子商务:字节跳动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打造陌生人的社交电商,触及的人、货、物更多。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平台上建立直接沟通的渠道,即所谓的 C2M 模式,生产者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去掉中间商,节约成本,进而降低单价。
如果对标美国的英特尔、AMD、英伟达、苹果、特斯拉、IBM、甲骨文等,中国的科技公司严格来说,都不是真的科技公司。他们都不是研发新的高科技提升生产力而挣钱,而是借助现有的发达国家技术,进行经营模式创新,这个创新也不完全是自己的,而是将美国的模式中国化。在中国的科技公司上,都可以找到谷歌、微软、脸书、推特、亚马逊等的身影,围绕搜索、平台、社交、电商陆续诞生一批又一批中国科技公司,但人家的高科技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过去 30 多年,在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借助西方的资本和高科技,学习、模仿高科技,进行中国化过程。硬核的高科技谁都不愿意奉献出来,我们也不该要求人家贡献出来,想一想,谁会把自己的护城河给拆了呢?硬核的高科技必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配套的机制、体制去孕育生长的土壤,中国的科技公司都还不具备这样的环境。目前只是发现现有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想要在未来布局,另一方面又得防着自己的阵地被人偷袭。
2021 年拼多多负责人黄峥卸任 CEO ,要在食品科学、农业科技上下功夫,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之前并没有了解过买菜赛道,但我注意到,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可能犯颠覆性错误的。叮咚买菜、盒马鲜生都出安全问题,如果食品安全不出问题,盈利模式可能出问题,每日优鲜的成本控制出问题,盈利模式不成立。剩下三家大的公司,规模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积累,如何做品控有经验。其中,拼多多一开始就是搞生鲜的,走的最深、最远。京东是搞电子商务的,买菜是新业务。美团陆续在优选、团好货、小象超市(前买菜)等买菜业务上投入,目前是小象超市。美团引入直播,抖音入局零售、买菜。
美团是按业务来划分的,有外卖、到餐、酒旅、小象、优选、团好货、闪购等。根据美团往年的财报不难看出,围绕怎么吃,美团陆续出现外卖、到餐、优选、买菜等业务,外卖和到餐很成熟了,成了美团核心的本地商业。2023Q4 显示优选业务(社区团购)因规模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而成本难以下降,最终导致亏损巨大。不同于优选,买菜布局一二线城市,高频消费品类,30 分钟送达,定位更合理,盈利模式是通的。闪购业务(非餐饮的外卖)瞄准即时零售,30 分钟万物到家,盈利模式也是通的。这样,买菜、闪购就相互配合了,围绕吃什么、怎么吃打造多种业态形成闭环,持续深耕以期形成壁垒。
对于 B 站、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他们之间首先是互相争夺流量,平台获得广告收入、抽取商家佣金。拼多多、京东、美团都在自己平台接入短视频、直播,意味着商家(如「燕麦行游」)不需要从第三方平台(抖音、小红书等)做,而且这些电商平台肯定会搞激励措施,使得这些商家留在平台上,所以,这些电商平台与抖音、小红书等也是竞争的关系。拼多多搞 C2M 模式 (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沟通),可以在不降低品质的情况下,拼的人越多越低价,参照网红「燕麦行游」,盈利模式是通的,低价成了护城河。
如今,科技公司聚焦买菜业务,在买菜业务上,不得不提及城市菜篮子工程、美团买菜(小象超市)等和抖音(「燕麦行游」等)的关系问题,我以为是如下表所示的关系。
发展阶段 | 业务定位 | 竞争优势 | |
---|---|---|---|
城市菜篮子工程 | 有没有 | 食品安全、民生工程 | 政府主导 |
美团买菜等 | 好不好 | 效率优先、一二线城市 | 平台、资金、规模 |
抖音(燕麦行游) | 美不美 | 品质优先、品牌优先 | C2M、低价 |
: 菜篮子工程、互联网平台买菜、三农网红买菜的关系
美团买菜等瞄准特定城市(一二线)、特定人群(白领或者中高收入),品质尚可,时效性强。网红买菜等瞄准临近产区的大中城市,次日达,追求高品质,本地特色、有烟火气。
买菜业务相关的公司见下表,这些公司中美团、京东、拼多多、每日优鲜的投资者中都有腾讯的身影,叮咚买菜背后既没有腾讯也没有阿里。
公司业务 | 定位 | 特点 |
---|---|---|
美团(小象超市) | 深耕即时零售,提升消费体验 | 自营,30 分钟达 |
京东(京东生鲜) | 冷链新鲜送达 | 自营、小时达 |
拼多多(多多买菜) | 新电商(融合社交娱乐) | 低价、 C2M |
叮咚买菜(叮咚买菜) | 生鲜新零售 | 0元起送、29 分钟达 |
阿里(盒马鲜生) | 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平台 | 30 分钟达 |
每日优鲜(每日优鲜) | O2O 生鲜电商平台 | 全球2小时送货上门 |
叮咚买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面临退市。盒马鲜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经营艰难。每日优鲜成本太高、盈利模式有问题,退市。曾经的龙头最先退场,留下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