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纪念展





最近,主要还是受陈丹青《局部》的影响,我第一次来中国美术馆,恰好又是它建成 60 周年纪念展,巧合得让人内心狂喜。 很多人不是来看展的,是来打卡的, 看展适合淡季人少的时候去,但是,淡季的时候可能展出的作品和数量就没这么丰富了。

几年前,我反复看过范曾和张大千的作画视频,那可能是我最早接触到的绘画过程,后来看了 100 多集的《寻宝》,听专家点评,直到我感觉听到书画鉴定专家的用语开始重复出现,我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再后来,庆幸自己先看了陈丹青的课程,还翻看了梵高、莫奈的画册,再来中国美术馆看大师的原作,这样可以略微领略那种艺术的美感,质感。

我看展的时候,从三个角度去看,从远处看整体感受,画连同布展特意为它准备的光影环境,这很容易勾起观看者的注意力。从近处看,去掉光影环境,整幅画映入眼帘,观看画的各个部分,高山流水、小桥人家,不贴近了看,还真容易错过,以至于,我每每想从画面里找人、找桥、找路、找亭子,还可以看结构、组织和平衡性,以及带给人的一些遐想。从超近处看,画布、颜料、绘画痕迹留下的质感,可以看出画家用笔的力道,有的刚劲,有的灵动,还有水和墨交融的细节,一切都太美了,无可挑剔,这就是大师的手笔。 再多的松树、杉树在大师手中都错落有致,苍松是如此虬劲,松叶又是如此繁密,但依然层层清晰,你不会觉得松叶要把树枝给压坏了。如果没有这么茂盛的松叶又好像体现不出松枝的力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虾的须是那样的灵动,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根本不可能一笔勾出来,整个画面似乎是寥寥数笔,一笔不多一笔不少,每一笔都是那样的灵动、有劲、飘逸。白荷也是那样的美,层层晕染,立体空间效果就出来了,墨块一点儿也不僵硬,过渡很自然。荷叶杆又是那样的笔直,一笔到位,从起笔到落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它有一股气势。松鹰的眼睛是最妙的,怎么能把那种锋利劲表达得如此好呢?大师是玩弄平衡、结构、组织的高手,当然也是玩弄水、光、影、色的高手,一切在画家手上都是那么活生生的。

下午 5点闭馆了,看了1个半小时,才看了两个展厅,下次一定要早点来。除了张大千的册页,每幅作品我至少都拍了3-4 张图片,远处(包含布展的周围环境)、近处(整幅作品)、超近处(我觉得作品中有意思的局部)、墨块(感觉非常复杂的地方,但无一例外地,大师们都处理得非常好)、笔法、纸张和颜料,我都想要拍下来。特别是绘画过程中,因为泼墨、晕染等用水、用墨,水弄湿纸张,用水牵引墨的痕迹,还因为反复绘画上色,可能带动纸张中参杂的粗纤维,跟随笔势拖动形成的痕迹。不同类型的画用的纸张不同,绘画痕迹差别很大,这好像和绘画用的纸张生熟程度有关,我无法分辨,但可以明显看出来差异。拍照留下来的照片和现场看到的完全是两个东西,仅作为回忆吧,拍下来的图片质量太差。博物馆毕竟不是希望你来拍照的,是希望你来欣赏的,布展的时候,现场的光影应该是不适合拍照的。手机根本不够用,高质量的相机可能好点,能防玻璃反光就好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看展,一想起现场给我的感觉,我就觉得拍的照片太差,更加坚定要留足时间现场看,大不了多跑几趟。这次看展的体验非常好,远远超过预期,以后有机会还要接着看。

看展不要钱,突然觉得艺术很有趣,这么高雅的生活,似乎触手可得,只要你能预约上,你每周都可以来,这真的是一所大学。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潘天寿、石涛、吴冠中一一呈现在你面前,足可学习一辈子。有的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作品,现在出现在眼前,那种激动无以言表,内心狂喜。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了,真想凑过去闻一下纸张和颜料的味道。可惜除了少量油画,基本都隔着玻璃。少说几十年过去了,墨香味也许早就没有了。后来,我才知道纸张原本是有味道的,还可能为了除酸、抗菌、防虫,又加了些什么东西,装裱也是,所以,应该是很复杂的味道。现场看展的人又那么多,除了香水、汗水的味道,恐怕再无其他了。不过,我还是想闻一闻真迹的味道。

颇为遗憾的是,有的家长不太约束自己的孩子,很没有礼貌,用手去触摸玻璃和一些油画,我知道他们是无意识的,但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多管束一下。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工作量,万一用手指蹭掉了一块,可不影响其他人和后来人看展了吗?以后说不定全都玻璃封死,让观众离真迹越来越远,这可怎么学习呢。要真碰坏了,有多少家庭能赔得起呀。这次是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规模很大,借了些作品,构成系列展览。据我粗浅的了解,作品都很精,不少是大师们晚年的大成之作。

我一面看美术馆里的价值几百万乃至几个亿的大师作品,一面又去工艺品店看几百乃至几千的普通作品,再又去王府井书店看画册。通过不同的人(大师和普通人),不同的媒介(真迹和印刷品)的对比才能将差异强烈地表现出来的,所以,我感觉很有意思。我一点不懂书法,画上面的提拔、印鉴都看不懂,好多字都不认识。凭的仅仅是《锵锵行天下》里对雕刻、书法的介绍,不过这部分,离我太远,兴趣不大。另外,近 100 集的《寻宝》节目看下来,关于书法的点评,我也没太注意,主要还是看绘画。集中看某一类作品会看出些感觉来的,专家点评、真迹、仿作、普通画作、印刷品结合起来看,也许还真能看出点门道,至少引起我接着看的兴趣。一共预约了三次,争取把山水画、油画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