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险峰可观天下景,临深渊可识万人心。
— 《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罗网之门》棠梨听雪
如果你已经可以确定遭遇了 PUA,并且无法从容应对,那么,不用犹豫,该跑跑了,没必要耗费心力去纠缠,不值得。除了时间和精力,那点薪水远不足以支付你心力的损耗,人生苦短,惜时惜命,你已不再是少年!
PUA
PUA 一般对社会阅历不足,周围环境比较干净的人下手,特别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你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PUA 你的人往往经历过更加残酷的 PUA,正因如此,他熟知 PUA 的套路、手段和效果。站在感性的角度,我对他表示同情,但站在理性的角度,同情就是对被他所害的人的伤害。识别 PUA 是界定和应对 PUA 的前提,因此,首先来看 PUA 的典型套路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重要步骤:
鸡毛蒜皮的事情扩大化,小事化大,没影响的事情找场景扩大影响。 比如特别强调出勤早退的问题,早上一定要几点前到,迟到几分钟都不行,但他自己可以以各种原因迟到,甚至在大组会上迟到。特别强调日报、周报的规范问题,比如错别字、上下左右逻辑顺序、MECE 原则等等,放在台面上,本来说这些都没有错,但有个度,将 80% 的时间都放在这个上面,20% 的时间在工作内容、想法交流上,这就是有问题的。
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升化,本该对事不对人,但演变成对人不对事。出勤早退问题,周报规范问题,在会上持续上升,扩大到人身上,让其它同事来逐个挑毛病,特点是一定要在公开场合说某个人的问题。即使在说一个人的问题或一件事情的问题时,也一定拉上一两个同事,让他们看着,表达意见。
进一步,将事情从人的行为上升到人的思想,达到自承错误,自我批评的效果。从思想深处找原因,从过往事件中找原因,一定要挖出人性本恶的一个点,然后剖析自己,承认错误和交代问题。
最后,灌输一套新的理论,实现「清除、重建、保持」,并周期性地循环往复。经常美其名曰帮助你成长,而且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对你全面否定,同时极度美化自己,比如知行合一,追比圣贤,堪称当代阳明心学的化身,让你对他表示崇拜、佩服,心甘情愿听他指示。
为什么新人容易被拿捏?不可否认,初入社会的新人,没什么收入,没什么经验,没什么人脉,还想表现自己,在当前大环境下,找工作也不容易。因此,能忍则忍,久而久之,温水煮青蛙,跳不动了,这也是 PUA 的邪性所在。此外,上面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来,心理素质不够硬,情绪波动起伏大,久而久之,被牵着走了。再则,PUA 一般包裹着一层精心打造的糖衣,总而言之,「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成长」。但关键点在于 PUA 与成长不是一回事,PUA 是外部施加的,而成长是自己获得的。PUA 的最终目的不是解决事情,助你成长,而是树立权威,满足极度控制的私欲。其实,假成长真 PUA 背后往往都站着假道学真小人。一句话归纳这类人的典型特点就是不会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性的、方向性的建议,甚至连简单的技术性问题都解决不了,而是以暂时领先的信息差、知识差、技能差、业务差等站在制高点上抓住一切机会强烈否定下属的做事方式、习惯和结果,同时,贴着「为你好」、「逆境成长」、「结果导向」、「学生思维」等等标签,从事扩大到人,再上升到精神层面,摧毁其信心,瓦解其意志,最终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
成长
究竟什么是成长呢?邓宁-克鲁格说要经历四个阶段,经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愚昧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绝望阶段,知道自己知道的开悟阶段,经过漫长的修行到达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大师阶段。
我可能还在愚昧的山峰,只是自己觉得自己正在从绝望的谷底开始往开悟之坡攀爬!有的人说,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说这话的人显然已经身居高位了,很多人估计只能仰视他,这也代表一种企业管理方式,甚至是一种企业文化。不要把人想的太坏,我就相信此人初心是好的,可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未必了解一线的情况,即使了解一线的情况,未必能找到解决办法。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还有依据,拿着领导的话做幌子行 PUA 的事实。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可更多的看起来是上梁正而下梁歪,也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只能仰视,而难以做到平视。真正能杜绝 PUA 现象的只有依靠制度建设,铲除 PUA 的土壤基础,可制度又是依靠下面一层一层的管理者去执行,如何能保证执行不走样呢?
几年下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愚昧的山峰跌落到绝望的山谷,并走向开悟之旅,注意是开悟而不是悟到,跌落山谷之后不是想着怎么回到愚昧的山峰,而是选择爬向开悟的山坡。当我跌在谷底的一段时间,我想过就待着不动,更想过回到愚昧的山峰,最后还是决定慢慢地、慢慢地爬向开悟山坡。人跌在谷底会去想很多事,想着想着容易禁锢住自己,牺牲了很多做抉择的时间。无论爬向山峰还是山坡,都没有错,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选择,都应该做自己的选择,重要的不是对与错,是抉择。爬向山峰,你就要做好再跌落一次山谷的准备,爬向山坡,你的目标就是平稳高原,山峰看着近却很险,高原看着缓却很远。爬山坡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开悟的过程中需要修行自己的耐心,毅力和坚持。人常常高估自己短期的努力,而低估长期的成就,要想到达平稳高原,最先需要练的就是戒骄戒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于每个人而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眼前的事情,做自己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只有给这些事先腾出时间和精力,努力做到越来越好,然后再去追求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在人的各项发展中,业务、技术、资源、认知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用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来刻画,值得注意,这个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不要以为熟练几个工具,读几本书就认知迭代了,成长了,那也太容易了。突破自己的局限不是简单看书能获得的,看书只是获取信息,从信息到自己的认知要经历很多个阶段。原作者的认知,作者的认知以文字、音频或视频的形式表达,读者看到(过眼)、听到(过耳)、理解(过脑),认同执行或不认同地勉强执行,执行之后的反思,反思之后获得的新认知。新认知和原认知之间的传递耗损是非常大的。事不经历不知难,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现在,再回过头来,PUA 之下,想想你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是信息、是知识还是成长?还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谷底
如今,脱离了谷底,再来描述谷底的风景,多少有点无病呻吟,最重要还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向前看。你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相信以真诚待人,人必以真诚待我。小聪明、小算盘终究打不赢光明磊落,相信这个很难,尤其尚处谷底之时。每个人的谷底不一样,从山峰到谷底跌落的高度也不一样。据我了解,有的痛、有的伤、有的残。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更有如 PUA 爱好者,不免心力交瘁,真可应了那句老话,人难做、做人难、难做人。因此,不免萌发一些幼稚的想法,以及厌世、遁世之心,比如回到学校,回到象牙塔里,去读书,然则,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不过自欺欺人罢了。此时,看书已经难以平复内心的焦躁,难以屏蔽现实中的嘈杂。听到到处谈颠覆,练心智,贴标签,动不动重塑认知,迭代已经不够用了,非重塑不可。只好开始找人聊,被别人的经历给触动了,甚至灌了一碗叫成功学的鸡汤,动摇了一些基本原则,弄得自己自相矛盾,纠结万分。有时别人的只言片语不足以做出判断,一些励志的成功学可能并不适合你。在逆境中快速成长,在思考中主动蜕变,但不要把 PUA 也看作是逆境,记住,那不是逆境,那是深渊!若不幸堕入深渊,最重要的是重建自信,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自卑深渊里爬出来。
自卑的可怕在于不敢突破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自卑的人往往也是得不到什么机会的,即使机会来临,也是前怕狼后怕虎,因为会担心做不好怎么办?对外表现是缺少责任担当,没做过的事情固然有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但同样也有不确定的收益,而做错了又能怎么样呢?即使做错了也比不做好,趁着自己还年轻,错了还有机会改,不妨想想 10 年以后才犯这个错会怎么样?同样的时间内,犯更多的错其实回报更多。假如人这一生终究要犯一些错的话,我情愿它早点来。
道理都懂,事情怎么做?离开那个环境,该跑跑了,不要顾虑这顾虑那,到头来,犹豫不决的代价最大。如果你不服输,觉得 PUA 是一次人生考验,或者你还不十分确定这是不是一场 PUA,那么快速地搞明白。其实,主动去搞明白事情已经是在积极应对 PUA 了。主动找这个人谈,以非下属员工的身份多谈几次,一次两次感觉不够,就七次八次,深入地交流。找与他平级的同事们,甚至他的上级谈,相信我,他的上级是愿意听到下层的声音的。找和你平级的同事谈,以及更高级别的同事谈。当然,还可以找几个朋友谈,最后,你需要综合分析来自他上下左右的信息。相信我,你在找人谈的过程中,答案越来越清晰,抉择更少犹豫。
抉择
接下来,我想分享自己做决策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们很简单,统计学背景的同学应该很好理解,也是判别 PUA 的有效法则,可以帮助你理清事实真相,决定去留。PUA 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人主导的,人是多种多样的,PUA 现象和手段自会因人而异,因此千变万化,不过总有一系列步骤,一连串的动作,一个个的事件,判断的依据便来源于一个个看到、听到的事实。
经历过很多事才总结出这些原则,你就当是听个故事吧。我曾尝试在一个学习小组内,分享一些统计学史和基本统计概念,讲了一次,准备了很多东西,试图串起来现有的工作,以故事的方式来讲,但是发现好像什么也没讲透,还花费了挺多力气。因此,准备重读现代统计学,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假设检验、小概率原理、不确定性等。最近又有些新的认识,下面想谈谈。
我研究生阶段是学统计的,统计学里面有两个概念影响我至深,一个是小概率原理,一个是不确定性。这是假设检验理论做决策的支撑,如果身边一件件事颠覆你的认知,注意是颠覆而不是刷新,一次颠覆认知还可,一次次颠覆认知就需要警惕了。这就好像发现了 P 值小于 0.05,正好是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归因到确定性的因素才是统计分析的目的,并据此做出决策。一旦有理性的结论,绝对不要拖泥带水,想这想那的找借口,给自己制造矛盾。统计结论不是百分百确定的,其实,统计结论从来都不是百分百确定的。统计学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既然研究对象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本质上,我们就无法给出百分百确定性的结论。所以,决策始终是要冒风险的,没有零风险的决策,只有更好的决策。
我本科是学数学的,但我觉得现实世界更像是由统计学在支配着。不确定中隐含着确定性,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命运安排,每一个片段放大了看,又不完全是命运安排,这就是人之所为了,特别是回忆往事的时候,感触会更深。面对这么多夹杂着不确定性的复杂因素,全局最优的决策一般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恐怕你也无此脑力寻此最优解,凭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根据过往和当下的样本,做此时此刻最佳的决策就足够好了,因为你没有上帝之眼,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怎样。
统计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大数定律。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人人都觉得他在做傻事、蠢事,其实,他不傻。人人都觉得他有问题的时候,其实,他没有问题。特别是那些上过大学,还读过一点历史的人,还坚持做别人看起来蠢傻的事情,一定有其原因,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存在即合理是有道理的。一旦决策,就不要后悔,不要怕做那个别人眼中蠢傻的人。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活得就很累。如果你想活得让人人都明明白白,你该是多么平庸呀!所以,请始终相信自己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并保持这份做决策的定力和原则。
边界
上面已经介绍了 PUA 的常见套路,揭露了与成长的伪关系,总结了积极应对 PUA 经验,提炼了应对异常事件的原则。如果你还想了解一些 PUA 的情况,请往下看,推荐《圆桌派》第五季的一期节目「边界:“你 PUA 我!”」,核心在于你需要弄清楚鞭策与 PUA 的边界在哪里?
结果做事情越来越糟,心力损耗越来越多,甚至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有时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似乎懂的道理更多,反而该拒绝的没有拒绝,该放弃的没有放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不清楚边界在哪里,适用条件是什么。没有边界,就不知道参考在哪里,底线又在哪里,距离有多远。
当我走出谷底的时候,陆续看到有人跌入谷底,开始有些自我怀疑,通过深入地交流,种种迹象表明他(她)正在经历我之前经历的。归根结底,我只有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边界。人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目标,每个阶段不一定和当前所处的环境匹配,目标达成后,该跑跑了,你不是那个灰姑娘,继续削足适履也等不来你的白马王子。
结语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更加需要应对 PUA 的心理素质。我不知道我的这些经验是否适用你,是否可以帮助到你,我写这些一方面总结过往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只是想帮助你。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但清楚地认识到差异的程度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每个人对差异程度的认识带有主观性。认识停留在表面,那就仅仅是知识而已,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同样的道理可以放在遭遇 PUA 这件事上,熊熊烈火中,有的人灰飞烟灭,有的人可以浴火重生!对大部分人来说,既不想灰飞烟灭,也不想浴火重生,只想循序渐进,可不可以?当然可以,这就是抉择。自己看好了,主动做出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