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在结构生长,形成扎实的支撑;碎片阅读重在视野的纳新和扩展,开枝散叶;思考重在提炼和关联,勾画错综的经脉。学习就是如此,由外而内,无广不精,无博不深,但能坚持必有所成。网络阅读的最佳实践,不在“取”,在“舍”,知舍才能知关键,料不在多,有感悟一二足矣。
— 爱可可·爱生活
治学三重奏
说实在的,大多数的普通人得承认自己天资有限,没法去研究大的问题,能解决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比较厉害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描述治学和成事的三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下不才,也结合自己的经历做一些比较肤浅的解读。古代诗词歌赋传诵千年,技术却很少能有一成不变的,文学社科类的东西包容和适应性似乎更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有新的内涵注入。如果学习从来没有经历过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要么是天才,要么恰好相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可能最注意到的是「独」字,探索求真,蜕变成长,很多时候是孤独的,走了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想这句强调在逆境突破的过程,结果往往很短暂,做好过程管理,结果就是顺其自然,既是可遇不可求,又是刻意求之,尊重客观规律就好,学习、积累、探索、发现、突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些没看懂的论文,过段时间回头再看,发现其实很简单,思维往往受所处环境局限,包括内在和外在的环境。
向书本学习
小时候,我家挨着学校,一墙都不隔,学校礼堂的的外墙就充当一部分围墙。据说,我小时候特别好奇读书,个子不高,还没到上学的时候,搬几块砖垫在脚下,常趴在窗户边上,抓着铁栅栏,也不知道听个什么劲。现在想来,应该是里面人多,好奇,好玩。后来,到上学的年龄了,又因家境贫寒,教材是从同村一个姑姑那借来的,可想而知,内容是跟不上趟了。后又因学费问题不得不辍学,第二年,再读小学一年级。父母都是农村人,自尊心强,以后就再没拖欠过学费。到了三四年级,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我是没有闲钱去买文学书的,自然也是从同学那借的,现在记不得借谁的了,书看了几页,没看完,看不下去。而我的兴趣已经转向数学,并且从二年级开始拿奖状,我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体育老师,还教书法讲故事,至今,我还认为数学老师的书法一流,我的奖状就是他用毛笔写的。到了中学,最感兴趣的是物理,其次是数学和化学,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待我们极好,除了上课常常带我们做实验,还带我们去十公里外的水库搞野炊,搁现在是难以想象了。后来据说,我们那一届是史上考上省重点中学最多的。高中最感兴趣的还是物理,还参加过全国赛,其次仍然是数学和化学,最出风头的一次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化学题目,我在后面跟着写答案,他写完的时候,我也跟着写完了。大学前半程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物理,特别是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大学物理,也都拿过一些北京市的小奖,后半程逐渐转向统计。
从小学到大学,家庭环境对我的影响甚大,我感觉都没有脱离父母的掌控,也一直表现得像个听话的好孩子。小学时,我比较淘气,也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我的母亲动不动就拿竹条抽打我,我曾怀疑过我是不是大路上捡来的,不然,难以解释那段被当作出气筒的经历。初中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寓言故事控诉过父母的虐童行为、一篇议论文讨伐「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所以,语文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如写作文《我的父亲》或者《我的母亲》基本纯属捏造,挖空心思编了一些爸爸在我生病的时候冒着风雪背我去医院看病的故事。我相信存在某个时间片段,有一些令人动人的场景,但长期以来压抑的生活环境,会让人选择性地忽略,只记得那些恶劣的行径。直到我考上省重点高中,家里动不动打人的行径才日渐减少,可能是看到了一点希望。
我现在写这些东西难免让人觉得我在以笔作刀,控诉自己的父母,颇有忘恩负义之嫌。我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几年下来,我还是觉得打人是不对的,不管你的理由多么充分。哪怕自己成家立业以后,有一天我也气愤不过,找了充足的理由打了自己孩子。我依然觉得打人是无能的表现,是一种羞耻,而且从小打自己的孩子,你也要承受住孩子将来长大成人,以笔作刀来控诉你。说白了,打人就要承担打人的后果,不是说谁能不打人,这既是劝慰他人,也是鞭笞将来的自己。其实,至今,我内心深处隐隐受他们控制,电影《美丽的心灵》中纳什晚年得了精神分裂症,那个室友一直在那,我知道父母对我的影响一直在那,我也只能试着忽略不较劲。
如今,教育越来越卷,我很感谢之前在教育互联网公司的经历,可以以更加客观的视角观察这个行业。《孟母三迁》讲环境对人的作用,古人尚且如此,现代人更加疯狂了。但是,明了得似乎有点过头了?有的父母出身贫寒,心比天高,小学到大学恨不得这一路都把孩子送进名校,可能到现在他们还在想,穷尽毕生心血,省吃俭用,孩子为什么只考了一个 211,而人家是 985?比天比地比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早就不是简单的高考分数的比拼,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博弈,是经济条件、学习环境、个人努力、思维格局等综合实力的比拼。毕竟是两代人,社会已大变,人生经历也很不相同,曾试图让父母明白我的想法,但不现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他们总是能明白我的所思所想,那我过得有多平庸啊!每个人生阶段都有需要学习的方面,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控制,就多一点和谐,少一点焦虑。
2018-2020 年我陆续买了很多书,一年要花上千块钱买书,买了不一定看,看也不一定都看完,买了还有机会看,但是不买一定看不完。我相信读书是有用的,如果硬要给买书找个理由的话,我只好把名人名言甩出来。
我买很多书,虽然不一定能看完。我注册了很多在线课程,虽然不一定能学完。但我坚信,如果停止学习新东西,你将停止创造有价值的事物。
— 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
我囤了一些明知道看不完的原版书,买书花费上千听着挺厉害的样子,其实是因为买了一些英文原版书。后陆续在二手店拍了高于定价30多倍的书,是几本绝版的老书。说不定未来纸质书是一种奢侈品,按现在的市场价算,以前用亚马逊会员买的促销书,现在出手的话已经能赚一笔了,不过,自己特意买的书,一般也不会出手。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人基本上是拿着书本按照课程表一路学过来的。学了不少的技术知识,然则,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修齐治平等经世致用的道德文章了解得有些少了,学校也不会教这个,历史也只教半拉子,政治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学校作为标准化、批量化生产「高质量」劳动力的机器,导致很多课本和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平铺直叙,大势所趋,也无可厚非。工作以后发现,主要问题有四:其一,未能点出方法的精妙之处;其二,未能点出方法之间的关系;其三,未能系统地梳理方法体系;其四,未能点出历史背景下的时代作用。课堂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缺乏长期坚持的力量,尚且不能免俗,不能完全归于年轻人太浮躁。
我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持续学习是少数人的事,走到深处甚至是孤独的,这也是创新的固有属性。人生只有一次,看书不是重温别人的经历,而是吸取经验教训,少犯一点前人、古人的错误。既要关注眼前的最新动态,还要追根溯源以洞悉发展趋势,更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运用。最好带着问题去读书,先解决问题,等积累到足够多,会发现事情在相互联系,这就要考虑体系化。
向问题学习
最近一年多,我很少买书了,一则之前囤的一些书还没看完、甚至还没拆封,二则书似乎不是我主要的学习阵地,所以我其实也不会焦虑买的书还没看,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仍是一段很好的人生体验 — 对知识的如饥似渴,被焦虑塞满的痛苦。不过,饥不择食、蜻蜓点水或囫囵吞枣,反而适得其反。举个例子来说,郭靖早年拜江南七怪为师学习武艺,每个师傅都教一门,在任督二脉未打通之前,学的越多反而越学不好,离开六位师傅后,拜洪七公为师,专学降龙十八掌,一掌一掌地练,期间也不像黄蓉那样贪多,一招亢龙有悔就把梁子翁干趴下。
受国外国内的大环境的影响,加之一些媒体的放大和扩散,焦虑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焦虑不会偏爱任何人,只有能够冷静分析和应对的人才能缓解一下。除了这理性思考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经历过比这更大更多的挫折,唯有如此,做人做事才能以平常心坦然处之。这些不会解决你当前的具体问题,但可以让你的心变得强大一些,轻松一点。它不像是拿来即用的业务知识、技术储备和工作原则。我曾请教过一些人,但别人真的帮不了你,这就是我的成长。似乎有点像《三傻大闹宝莱坞》兰彻对室友说过的话 — All is well! — 但那毕竟是隐去了大量的生活细节,缺少厚度,以至于室友并不理解,我以前看也不理解,更没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总算是有些明白了该如何做才能以平常心待之,这未必能帮助我在未来成功,但一定能帮助我走出每一个当下的困境,这就是我的成长,除了我自己谁也带不走。这是我最近一年多来悟出来的。
有的地方提倡口号 — Think Big, Learn from Others! — 有点要培养大格局,集百家之所长的意思!催促着大伙赶紧对标、快速拿结果,在不熟悉、不适应这套模式的情况下,特别容易迷失,并陷入焦虑之中。不否认,我曾在一段时间内焦虑得经常失眠,也找人谈心,说怎么才能做人做事做到平常心。可惜没有任何收获,并不是对方不够厉害,而是对症下药很难。我还买过一本号称很牛逼的书《焦虑症着的自赎》,但是没看几页就进行不下去了,可能翻译的不好,读起来很别扭!最后,苦思过后,发现就是放不下,太执着,胡思乱想太多,知道胡思乱想不好,也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最后的应对办法是不要管,任其胡思乱想,抽离出另一个自己看着自己胡思乱想,慢慢地反而容易睡着。《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告诉大家不要思考,但是处处有体现思考和经验,解答一串串具体的生活工作问题,帮我不少,也有很多共鸣。读书不解决问题,读后的释惑和练习能缓解焦虑,焦虑还需自赎!也告诉一个道理,书不在多,也不在广,在对症下药,在解决当下的困惑。
另一剂治愈我焦虑的药是越来越注重当下的工作和生活,处理好手头的事,越来越注意在重要的事情上配置足够的精力,这个我还在不断练习,持续做事,少刷一点朋友圈,少被动读一些无聊的新闻娱乐,真的能缓解焦虑。还有一剂良药是读了一些人物传记类的统计历史书,可以放下很多执着,越发觉得活在当下很重要,也少一些被大众娱乐新闻和伪观点带着走的机会。今日头条、微信公号等为代表的新闻、知识传播媒介大多是一些没什么营养的观点,如果将大量文章和视频的标题集合到一块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特别可怕的现象,它们真的像是机器生成的,不是人制作的。尽管实际上确实是人制作的,平台将内容、观众、作者分门别类地标准化,那些东西遵循相同的模式,齐刷刷地来勾引你,看似新鲜,其实很老套,所以,还不如自己看书写东西。
如何应对焦虑是我之前一段时间面临的最大问题,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来看都是必要的。很多人主要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其实在解决问题之前还有很多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义问题、拆解问题、界定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也无怪乎别人会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好问题最难,找人聊没有收获也很有可能是自己没有梳理清楚,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Finding the question is often more important than finding the answer.
— John W. Tukey
有人说问题只有能够被定义才可能被解决,只有能够被量化才可以被优化。对初遇问题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因缺乏深刻理解而描述不清楚,如果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出问题,其实已经接近问题的真相了,近乎解决问题。
从发现到解决、乃至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人的能力。学着从 Learn From The Best / Others(向优秀学习)过渡到 Learn From Self Problems(向自己的问题学习),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当然这也不是说不对标,对标不是目的,它只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思路而已。通过解决自己身上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也避免不必要的对标和焦虑,解决好自己当下的问题,积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自己在生活、工作、家庭、亲友中扮演的各个角色入手,特别是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解决好问题。
一旦找到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就要坚定地相信,不要因一时一言而动摇。有人说正确地做事(方法)、做正确的事(方向)、拿正确的结果(目的)。只要自己是在做对的事情,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别人说什么都会影响到你的做事和判断,说明你还太不成熟。讲究做事的方法,每个人每个阶段适合自己的方法会不一样的,寻求绝对的统一会很困难,也没必要,多听多看少说话,谨言慎行,为做事腾出空间,完成好本职工作为第一要义。思考事情怎么做才能做好,而不是担心这、担心那,有时候表现得懒惰一点反而给自己留有更多余地,大智若愚是有道理的。活在当下才是,看到形势,顺势而为,做每一个小事,解决一个个问题。再苦的事,回头看,也没那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