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

无用的文字





这里记录下近来影视、小说和美展的所观、所读、所感,凑成一篇,没什么主题,也没什么用,本想叫扯闲篇,似乎缺点文气,我得瑟着叫它无用的文字吧。

影视观看的经验

读过我之前日志的朋友知道我曾刷过一些影视剧,还颇煞有介事地组织分类过,我又不愿意去豆瓣下收集素材,遂空谈了一些观感。现在想来,内容上颇为喜欢,刷过不止一次的作品,至今清晰记得的有《教父》、《剑雨》、《大宅门》、《霸王别姬》、《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和《朱元璋》。我看过两遍以上的当然不止这些,不过在不用脑想的情况下,也列不出更多,想想却又可以列出很多。这些是看了之后,还给人若有所思,以后有空再刷一遍的期待。我忘了是张艺谋还是别的哪位导演在《十三邀》说,好的电影是让观众带着思考走出电影院。

判断是不是好影视,我觉得是不是想再看一遍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方法,继而是不是给我难忘的触动也是一个好片子。有的片子能让人爽一下,商业片都这样,然后过段时间,又有另一部,再爽一下,这种意思就不大了。

小说阅读的体会

最近读了两本中国当代著名小说,余华的《活着》和陈忠实的《白鹿原》。在读这两本小说之前,我几年前都看过同名电影了。前者是张艺谋导演的,那个时代好像导演们挺喜欢拍小说的,老舍、巴金、钱钟书、鲁迅等的小说都搬到荧幕上了。《活着》一出来,张艺谋就拍了,那个时代的电影比较完整,不像后来拍的《白鹿原》,据说删减太多,很多重要的场景看起来很跳戏,甚至不知所云,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也是。大环境使然,不去说它,那就看看老电影、老小说吧。老电影和小说中也喜欢宏大叙事,讲社会变迁和家国命运,其中的文学和历史紧密联系的,但文学里的历史和历史学家书写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最近,在看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这是在琉璃厂的旧书店淘来的,历史学著作果然还是看不下去,但绪言里的诚恳让我硬着头皮也要看下去了,不管怎么样,决定要把这七八十页绪言看完再说,据查,这部分内容已经在新版中删除了。余以为其余内容可看可不看,这部分删减的内容非看不可,这讲了作者的成书过程,学术观点,我发现以后的历史书都是以此为母本而来的。范文澜先生的学术地位很高,41年就奔赴延安,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重塑中国历史,以服务当时的革命斗争。

陆续读了几本闲书之后,现在回想起来,这都是在还大学欠下的账单,我依稀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高中室友和我约定在大学里要都100本书。虽说当时并没有约定书的种类,但肯定不都是专业书。我当时对小说的态度是嗤之以鼻,没什么用,那个时候,上课都想问老师这个学了定理有什么用。就更不会去主动读闲书了,高华说,49年前的理科同学的文学修养都很高。建国后,52年院系调整,之后开展文艺整风,大学完成单科化,文法工商、理工农医相互之间不通的,大幅度压缩文法工商等人文类学科。

最近几年陆续看了些闲书和电影,略有感触,老书所诉说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不仅依然存在,还在沿着旧路继续发展,因此,为理解当下也值得去看老书。此外,老书距今至少几十年过去了,我活在当下,新旧既能对比,又能看到某种未来趋势,这就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更能理解,对未来更加淡然,对自我更懂珍惜。因此,倾向于读原版老书,哪怕新瓶装旧酒,只要不是旧瓶装新酒,我都愿意品尝一下。这可能也是我比较老派的一个地方。

美术展览的熏陶

去年想到要尝试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东西,开始逛美术馆,陆续写了点看美术展览的日记。无知者无畏在这体现得淋漓尽致,自我自私表现得彻底,我就写我的感受,不管他人怎么看,对也罢,错也罢,我把这里当作一个独属于我的精神家园,思想自由,随遇而安。

随着看的展览多起来,它离我的职业竟也不那么远,艺术又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开始就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讲法。商业触及各个领域角落,四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作品,自带画家、时代、风格、内容、尺幅、体裁等属性,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坐标。若要研究画作的市场价值规律,和研究企业里买菜业务的方法论能差到哪里去呢?无非还是供需两端,画与人的匹配。这里我没有多少文化积累,不敢深谈,我想去拍卖场参观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