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

像我这样的人





我是自私的。

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最近两年来,我越来越关注自己,极力缩小关注圈。朋友圈处于半停用状态,和微信好友的聊天限于人家来问我,有时几句话能把天聊死,其实,我也并不想如此,此外,我也很少主动找人家。因为自从我发现自己的问题很多,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会带给我莫大的能量,我就越发坚定了这一想法。我越来越注意自己需要什么,我对物质的欲望很低,我对社会的思考和了解越来越多,我就越能淡然地为人处事,真的没那么多的人和事需要我去关注和关心。

两年前,我把心理学列入要了解的内容,过后,找了一位读心理学的博士研究生推荐了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有一段时间怀疑自己有抑郁征状,我有一段时间显得无所适从,那是换了一份新工作以后,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最近才看了这本书,我感到相见恨晚,无论小时候的成长困惑,还是长大后的工作困惑,都能在里面找到原因和答案。


我是有局限的。

我所观察和学习到的东西很少,我了解得越多就感觉知道得越少,这是一个悖论。我曾经追求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境界,现在我只要知道我不知道就很满足了。我曾洋洋洒洒地谈从自己的问题中学习,文章写过,再读的次数却屈指可数,生活中做到的情况更加寥寥无几。知与行永远不可能在我这合一,时间越久越明白这点,因此,我也不追求这个。比起我所需要知道的,那些措不及防跑进来的信息太多了,因此,我先建立一个围栏更重要,然后有选择地打开几道栅门。建立围栏的目的是保护自己而不是与世隔绝,我对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美术等都很感兴趣,但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一次打开一扇栅门。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扇栅门,自以为可以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浅尝辄止的庸才。


我是在变化的。

现在看来,那些刚踏进新栅门时写下的日志多有无知者无所谓的勇气,现在也是。不过,我也不打算改了,我乐见其是。以后,写的东西若与之前的观点相左,那说明想法在变,最终归宿如何,留待以后再说。


我是优柔寡断的。

前段时间正好是五一,去年想着这个五一要去上海看林风眠和吴冠中的联展。半年过去,我的想法变了,一方面我对吴冠中的了解变多了,如果没有再仔细的观察,找到深入的门径,看展无异于浪费时间和金钱。五一,突然想起来几年前要去漫展,这是临时插入的安排,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了,晚上还是买了最后一天的门票。突然而来的新鲜感果然还是让人最心动。我生活中常常是没计划的,这样突然的决定反而砍掉了优柔寡断的时间,不期而遇的感觉真好,可惜太少。


我是有点老派的。

我年纪轻轻却满头白发,医生说只要身体没毛病就行了。我曾经直到大学才染头发,一染过了十年。去年开始,我迷恋陈丹青,他的犀利的文字,对社会问题一针见血的精准洞见。我把头发做成和他一样,后来,自己买个推子就不去理发店了,也不染发了,不过,这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让心理上适应。

我喜欢老的文字,我看过一些旧书后,我的感觉是这样,老的影视、小说耐看,不仅这些,老字画、老房子也是。除了我的职业书籍,我喜欢纸质书的味道,捧着一本书比捧着手机看书更有味道,尽管我知道纸质书的各种不便,但我也知道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有这一点便足够了。

如果我还有空闲时间,我想我会去读一读经典的昆曲和京剧的本子,体验文学性塑造的意境。

像我这样的人,可还会有同行的人?